鵝苗養殖
養鵝在夏季應當注意什么當肉鵝的主翼羽長出后,即可開始催肥。整個催肥期都宜圈養,飼料要多樣化,以富含碳水化合物且易于消化的玉米、稻谷、麥子、糠麩等為主,在炎熱的夏季,農民朋友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,促進肉鵝的生長。
一、降溫防暑
飼養密度以每平方米6~7只為宜,鵝舍溫度不得超過26度。為此,可采取降溫措施:保持鵝舍通風透氣,并在地面撒1厘米厚的細沙;鵝舍外活動場地搭涼棚遮蔭;天氣過于炎熱時,可向鵝舍周圍地面上噴灑冷水,也可向鵝身上輕輕噴射細霧。
二、精養雛鵝
出殼1天后的雛鵝,要用切細的鮮嫩菜葉(最好是萵筍葉)放手中誘食,如多數爭食即可開食。開食后,先調教飲水,再將菜葉分次勻撒到塑料布上,任其采食,以后每隔2小時左右喂一次。經1.5~2天,能吃到7成飽左右后,再適量撒喂用水浸過的米飯或碎米。從第3天后,改用料槽喂料,日喂4~5次,最后一次安排在晚上l 0時左右。對6~10日齡雛鵝,日喂6~8次,其中晚上喂2次。
三、圈牧結合
肉鵝30日齡后至主翼羽長出前,是生長骨骼、肌肉和羽毛的階段,在飼養管理上要采取圈牧結合的方法。要充分利用夏季早、晚氣溫較低的時間,選擇草質好、數量足的地方進行放牧;其余時間則圈養,適當補飼糠麩、稻谷、玉米等精料,尤其是在肉鵝背部、腹部的絨毛開始脫落換新羽時,更要注意補飼質精料(如大小麥、玉米等),以免引起換羽不一,影響生長發育。一般每天就補飼2~3次,每次以吃至8~9成飽為宜。
四、適時催肥
當肉鵝的主翼羽長出后,即可開始催肥。整個催肥期都宜圈養,飼料要多樣化,以富含碳水化合物且易于消化的玉米、稻谷、麥子、糠麩等為主,適當搭配蛋白質飼料和粗飼料。日喂4~5次,其中晚上喂1次,喂量不限,讓鵝充分吃飽,并供足飲水。每天要清掃圈舍,料槽、水槽要清洗,并隔天讓鵝下水半小時左右,以清潔鵝體。一般經15~20天的催肥,即可上市出售可宰殺。
五、防疫滅病
肉鵝夏養易發病,要采取嚴格的防疫措施。剛出殼的雛鵝,及時用抗血清接種,每只肌注0.02毫升,能地預防鵝瘟病;養到30齡左右時,每只肌注禽霍亂菌苗1.5毫升。飼養用具每隔3~5天,用鮮石灰水消毒一次。鵝舍和活動場地每隔7~l 0天,用漂白粉、草堿水,交叉消毒一次。低,應多蓋和蓋的時間長些;相反、蓋的時間要短,覆蓋物要薄。三看上一次覆蓋物的情況,即根據上一遍的蓋和掀的情況決定下遍的蓋和掀,如果上一遍溫度升得高,升得快,下一遍就應少蓋些;如果上一次蛋溫不能及時升上去,下一遍就要增加覆蓋物,如果上一次蓋得適宜,即可維持現狀。
?。?)改變胚蛋密度:胚蛋密度大,易升溫;密度小,有利于散熱。孵化過程先可將胚蛋放雙層,俗稱“雙層攤”,隨著胚蛋代謝熱的增加,改為下層胚蛋密放,猶如棋盤;上層胚蛋稀放,好似棋子,稱為“作棋攤”。接著邊蛋放雙層,俗稱“作邊”,以后全平放,一般來說,鵝蛋二照后上攤,則全部平放。
?。?)啟閉門窗:窗的開關可以調節室內溫度,間接地影響攤床上的孵化溫度.
?。?)施溫方案:攤床孵化在溫度管理上有兩種類型:一種叫“平穩攤”,強調“穩、長、少”,即調溫要穩,蓋時要長,覆蓋物要少,這樣不易出現蛋溫過高,但有時蛋溫過低。另一種叫“起落攤’,強調溫度起伏,高溫用低溫中和,低溫用高溫補償,雖然蛋溫不會過低,但易發生胚蛋溫度過高??傊?,應“以穩”為主,以變補穩,變中求穩”。
- 上一個:養殖鵝苗市場潛力大